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的原文及解释

网上有关“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的原文及解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的原文及解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翻译: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波心荡指的是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

出自南宋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原文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

杜牧俊逸清赏,料想他现在再来的话也会感到震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还在,桥下江水水波荡漾,月色凄冷,四周寂静无声。想那桥边红色的芍药花年年花叶繁荣,可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时作者二十余岁。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南侵,江淮军败,中外震骇。完颜亮不久在瓜州为其臣下所杀。根据此前小序所说,淳熙三年,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扬州慢⑴

淳熙丙申至日,⑵余过维扬。⑶夜雪初霁,荠麦弥望。⑷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⑸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⑹

淮左名都,⑺

竹西佳处,⑻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⑼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⑽

废池乔木,⑾

犹厌言兵。

渐黄昏,

清角吹寒,⑿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⒀

算而今、

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⒁

青楼梦好,⒂

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⒃

波心荡、

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⒄

年年知为谁生!

作者

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一生飘

泊江湖,依人作客,却绝不曳裾侯门,逢迎取合。他与辛弃疾、杨万里、范成

大等为文字交,诗词皆卓然成家。词风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

胜场,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他深谙音律,集中十七首自度曲,都旁缀音谱,

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资料。有《白石道人歌曲》。

注释

⑴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又名《郎州慢》,上下阕,

九十八字,平韵。 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⑶维扬:

即扬州。 ⑷荠麦:荠菜和麦子。弥望:满眼。 ⑸戍角:军中号角。 ⑹千

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

的侄女婿。《黍离》:《诗经·王风》篇名。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

故都见“宗室宫庙,尽为禾黍”,遂赋《黍离》诗志哀。后世即用“黍离”来

表示亡国之痛。 ⑺淮左:淮东。扬州是宋代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

都”。 ⑻竹西佳处: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宋人于此筑竹西亭。这里指扬州。 ⑼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

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⑽胡马窥江:指1161年

金主完颜亮南侵,攻破扬州,直抵长江边的瓜洲渡,到淳熙三年姜夔过扬州已

十六年。 ⑾废池: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

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⑿渐:向,到。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⒀杜郎:

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俊赏:俊逸

清赏。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 ⒁豆蔻:形容少女

美艳。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⒂青楼:妓院。青楼梦好: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

幸名。” ⒃二十四桥: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

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有二说:一说唐时扬州城内有桥二十四座,皆为

可纪之名胜。 见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 一说专指扬州西郊的吴家砖桥

(一名红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见《扬州画舫录》

⒄红药:芍药。

品评

尽管姜夔一生以游士终老,但白石词并不仅仅是游士生涯的反映,展现在

他笔下的是折射出多种光色的情感世界。诚然,由于生活道路和审美情趣的制

约,较之辛词,姜词的题材较为狭窄,对现实的反映也略显淡漠。但他并不是

一位不问时事的世外野老。姜夔身历高、孝、光、宁四朝,其青壮年正当宋金

媾和之际,朝廷内外,文恬武嬉,将恢复大计置于度外。姜夔也曾因此而痛心

疾首,深致慨叹。淳熙二年,他客游扬州时便有感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凋敝和荒

凉,而自度此曲,抒写黍离之悲。在作年可考的姜夔词中,这是最早的一首。

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其今昔盛衰之感昭然若

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虚处传神,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

倾颓的凄凉情景不言自明,这与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用笔相若。

“春风十里”,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诗意,使作者联想当年

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胡马窥江”二句写金兵

的劫掠虽然早已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带来

的战祸兵燹有多么酷烈!陈廷焯《白雨齐词话》认为:“‘犹厌言兵’四字,

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姜词以韵味胜,其佳处即在

于淡语不淡,其中的韵味反倒是某些浓至之语所不及的。“清角”二句,不仅

益增寂凄,而且包含几多曲折:下有同仇敌忾之心,而上无抗金北伐之意,这

样,清泠的号角声便只能徒然震响在兵燹之余的空城。词的下片,作者进一步

从怀古中展开联想:晚唐诗人杜牧的扬州诗历来脍炙人中,但如果他重临此地,

必定再也吟不出深情缱绻的诗句,因为眼下只有一弯冷月、一泓寒水与他倘佯

过的二十四桥相伴;桥边的芍药花虽然风姿依旧,却是无主自开,不免落寞。

尤其“二十四桥”二句, 愈工致, 愈惨淡, 可谓动魄惊心。萧德藻认为此词

“有黍离之悲”,的确深中肯綮。

关于“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的原文及解释”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5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呼延梓熙的头像
    呼延梓熙 2025年10月09日

    我是折叠号的签约作者“呼延梓熙”

  • 呼延梓熙
    呼延梓熙 2025年10月0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的原文及解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的原文及解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 呼延梓熙
    用户100903 2025年10月09日

    文章不错《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的原文及解释》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折叠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